科目: 來源: 題型:
【題目】在探究“影響液體內部壓強”的實驗中:

(1)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的兩端液面的______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大小;
(2)比較圖甲和圖乙,可以初步得出結論:在同種液體中,液體內部壓強隨液體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。
(3)如果我們要討論液體內部壓強是否與液體密度有關,應選擇______________進行比較,得出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是:___________;
(4)已知乙圖中U形管左側液柱高爲4 cm,右側液柱高爲10 cm,則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體的壓強爲________Pa(ρ水=1×103 kg/m3,g=10 N/kg);
(5)在交流與評估環節中,實驗小組思考:若壓強計的氣密性很差,則用手指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,U形管兩端液面的高度差變化都較________(選填“大”或“小”)。
查看答案和解析>>
科目: 來源: 題型:
【題目】在探究“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”的實驗中,分別在燒杯和試管中放入適量的碎冰,並各放了一支溫度計組成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,完成下面探究實驗。

(1)點燃酒精燈給燒杯加熱,一段時間後溫度計A的示數如圖甲所示,此時溫度計示數爲_____℃。
(2)實驗過程中A、B兩個溫度計的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,通過分析圖象可知,_____(填“實”或“虛”)線是試管內碎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,第7min時燒杯內的碎冰處于_____態,此時試管內的碎冰_____(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熔化。
(3)通過實驗可以得出晶體熔化的條件是:溫度達到熔點,_____。
查看答案和解析>>
科目: 來源: 題型:
【題目】在“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”實驗中,小丹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,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爲2.5V,滑動變阻器規格爲“20Ω1A”,電源是由2節新幹電池串聯組成。


(1)用笔畫線代替導線,幫助小丹按電路圖甲將圖乙電路連接完整。(要求導線不交叉)
(_______)
(2)閉合開關前,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置于_____端(填字母)。
(3)連接好電路後,閉合開關,發現小燈泡不發光,電流表有示數,電壓表無示數,則電路故障可能是_____。
(4)排除故障後,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,使電壓表的示數爲2.5V,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爲_____A,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爲_____W,此時燈絲的電阻爲_____Ω。
(5)小丹繼續測量小燈泡兩端電壓略高于額定電壓時的電功率,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向_____端調節(填字母),觀察到小燈泡變亮。
(6)表是小丹根據實驗測得的多組數據,她通過分析數據發現小燈泡燈絲的電阻是變化的,則影響小燈泡燈絲電阻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。
實驗次數 | 1 | 2 | 3 | 4 | 5 |
電壓U/V | 1.0 | 1.5 | 2.0 | 2.5 | 2.8 |
電流I/A | 0.12 | 0.16 | 0.18 | 0.22 |
(7)小丹經過思考,發現用兩只電流表和一個阻值爲R0的定值電阻也可以測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,她設計的電路如圖丁所示,具體操作是:閉合開關S,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A1的示數爲I1時,小燈泡正常發光,此時電流表A2的示數爲I2,則小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爲Pm_____(用I1、I2、R0表示)
查看答案和解析>>
科目: 來源: 題型:
【題目】小偉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“凸透鏡成像的規律”,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爲10cm

(1)小偉在組裝器材時,將蠟燭、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,並調節燭焰、凸透鏡、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線上,這樣做的目的是:_____。
(2)實驗過程中,凸透鏡始終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。當蠟燭距離凸透鏡15cm時,移動光屏,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、_____的實像(選填“放大”、“等大”或“縮小”)。
(3)接下來小偉將蠟燭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,爲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燭焰清晰的像,他應將光屏向_____透鏡方向移動(選填“靠近”或“遠離”)此時的像與步驟(2)中的像相比,大小將變_____。
(4)如圖乙所示,小偉將蠟燭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線處,移動光屏,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,利用該成像規律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(選填“放大鏡”投影儀”或“照相機”)。小偉發現,隨着蠟燭燃燒變短,燭焰在光屏上的像會向_____移動。
查看答案和解析>>
科目: 來源: 題型:
【題目】如圖,某實驗小組在“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”的實驗中,讓小球從同一斜面某處由靜止釋放,撞擊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塊,木塊移動一段距離後停止。

(1)小球滾下斜面的過程中,它的________能轉化爲動能,其動能大小是通過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。
(2)分析比較____兩次實驗,可探究出的結論是:質量相同的物體,速度越大,動能越大。
(3)甲實驗中若木塊的重力爲1N,水平移動的距離是30cm,則重力對木塊做功________J。
(4)如果水平面光滑,則________(選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完成本實驗。
查看答案和解析>>
科目: 來源: 題型:
【題目】小聰同學用伏安法測電阻,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。

(1)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。
(2)閉合開關S前,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置于_____端(選填“a”或“b”)。
(3)假如小聰同學用完好的器材按如圖甲所示實驗電路圖正確連接電路,實驗時正確操作,剛一“試觸”,就發現電流表的指針迅速擺動到最大刻度,其原因可能是:
①_____;②_____。
(4)小聰同學重新按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圖正確連接電路,進行實驗,某次實驗中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,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,被測電阻Rx=_____Ω。
(5)若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爲R,被測電阻的阻值爲Rx,實驗過程中電流表突然燒壞,不能正常使用了,他想出一個方法,應用現有的器材,也能測出電阻Rx的阻值。
實驗步驟如下:
①將滑動變阻器滑到a端,閉合開關S,讀出電壓表的讀數,記爲U;
②_____;
③讀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R;
④則被測電阻Rx的阻值爲:Rx=_____(寫出表達式)。
查看答案和解析>>
科目: 來源: 題型:
【題目】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條件:

(1)爲減小杠杆自身重力對實驗造成的影響,應使支點處于杠杆________;
(2)若杠杆每小格代表10 cm,每個鈎碼的質量爲100 g,改變動力和阻力的位置並調節鈎碼的數量,得到下表所示數據,根據表格數據可得到杠杆的平衡條件是_____(用物理量的符號表示)。第①次實驗杠杆平衡後,小亮將杠杆兩端下方所挂鈎碼同時向支點O靠近1格,則杠杆將______(選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;
動力F1/N | 動力臂l1/cm | 阻力F2/N | 阻力臂l2/cm | |
① | 3 | 40 | 2 | 60 |
② | 2 | 50 | 5 | 20 |
③ | 4 | 30 | 3 | 40 |
(3)如圖甲所示,小亮保持B點處鈎碼數量不變,若在A點或C點使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杆,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,爲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最小,應將彈簧測力計挂在________點,且拉力的方向爲________;
(4)某同學在探究後分析得到F1+l1=F2+l2的錯誤結論,請你說出一個快速證明該結論錯誤的操作方法: _____________;
(5)另一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,測出的數據如下表所示。分析數據發現不符合杠杆平衡條件,出現此問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。
動力F1/N | 動力臂l1/m | 阻力F2/N | 阻力臂l2/m |
5 | 0.3 | 6 | 0.2 |
查看答案和解析>>
科目: 來源: 題型:
【題目】小明想知道醬油的密度,于是和小華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做了如下實驗:

(1)將天平放在水平台上,把遊碼放在標尺左端的_______處,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;
(2)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爲17g,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醬油,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,將燒杯中醬油全部倒入量筒中,醬油的體積如圖乙所示,則燒杯中醬油的質量爲________g,醬油的密度爲________kg/m3;
(3)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醬油密度會________(選填“偏大”或“偏小”);
(4)小華沒有用天平和量筒,而是利用一個兩端開口的透明塑料管、橡皮膜、橡皮筋、大水槽、刻度尺和適量的水等器材測量醬油的密度。先用橡皮筋將橡皮膜覆盖在塑料管一端,然後進行如下操作。請你將小華的實驗過程補充完整:(已知水的密度爲ρ水)
①將塑料管固定有橡皮膜的一端豎直浸入水中,用刻度尺測出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h1;
②保持塑料管位置不動,向塑料管中緩緩倒入醬油,直至_______,用刻度尺測出塑料管中醬油的深度h2;
③醬油的密度表達式ρ=________。(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)
查看答案和解析>>
科目: 來源: 題型:
【題目】小爽同學有一塊琥珀吊坠,她想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測量其密度:

(1)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,當遊碼調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時,發現左盤比右盤高,她應向____調節平衡螺母,使天平平衡;
(2)將吊坠放在天平左盤中,向右盤中加砝碼,當加最小的5 g的砝碼時,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,這時小爽應該先______________,然後______________,直到天平平衡。此時,右盤中的砝碼和遊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,則吊坠的質量爲________g;
(3)往量筒中倒入50 mL水,將吊坠浸沒在水中,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,則吊坠的體積是________cm3,密度是________kg/m3;
(4)整理實驗器材時發現,使用的砝碼有磨損,則測得的密度值________(選填“偏大”或“偏小”);
(5)小爽同學利用缺少砝碼的天平,兩個相同的燒杯、量筒和水也測出了吊坠的密度。請將她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:(已知水的密度爲ρ水)
①在兩個燒杯中倒入等量的水,分別放在已調平衡的天平的左右盤中(如圖丙);
②將拴着細線的吊坠浸沒在左盤燒杯的水中,不碰燒杯底(如圖丁),用量筒向右盤的燒杯中加水到A處時天平平衡,記下加水的體積爲V1;
③將吊坠________,用量筒繼續向右盤的燒杯中加水,直到天平平衡,並記下再次加入水的體積V2;
④吊坠密度的表達式爲ρ=________。
查看答案和解析>>
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台 |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|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| 涉曆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|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27-86699610 舉報郵箱:58377363@163.com